本报记者|季晓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截至7月30日,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前八大经济省份中,除广东和河南外,其他六省份上半年经济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其中山东、江苏、湖北增速达5.8%。内蒙古、重庆、西藏的经济增速分列全国前三,青海、黑龙江、山西经济增速则低于2%。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此前表示,上半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带来新挑战,但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也形成新支撑。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成绩来之不易。整体经济发展势头向好经济总量方面,今年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继续位居前三,广东、江苏超过6万亿元,山东、浙江超过4万亿元;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紧随前三省份之后,位列全国前十。上半年经济总量超过两万亿元的省份有13个,除了前面“十强”以外,还有上海、河北、北京等3个省份。其中,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42.50亿元,同比增长3.9%,但低于5%的年度目标1.1个百分点。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持续领先,显示出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发展潜力。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转型升级的压力,但是广东省依然能够保持稳健的经济增长,这得益于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链条和持续的创新驱动。有16个省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线”,分别是内蒙古、重庆、西藏、江苏、山东、湖北、甘肃、吉林、浙江、福建、四川、北京、新疆、安徽、贵州、宁夏;河北、辽宁与全国增速持平。其中,内蒙古以6.2%的增速领跑,重庆和西藏以6.1%的增速并列第二。对比年度经济增速目标,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北京、天津、重庆、内蒙古等8个省份经济增势好于预期。其中,江苏的增长速度超过年度目标0.8个百分点,表现亮眼。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该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326.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而今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为5%以上。超预期增长,使得江苏与广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两省上半年经济总量差距为1916.2亿元。江苏在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不断努力,成效显著,在保持第二产业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这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工业和外贸对多省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今年上半年,江苏、山东、浙江三省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6%、8.5%、8.0%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6.0%的水平高出2.6、2.5、2.0个百分点。外贸方面,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4.37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1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2.68万亿元,亦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8.5%,增幅较全国高2.4个百分点。四川、浙江两省上半年外贸增速分别达到8.9%和7.8%。数字经济贡献不断凸显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成为上半年成绩单中的亮点。数字经济持续发挥引擎带动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凸显。上半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8%,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幅高于一季度,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7.6%。浙江深挖数字经济潜力,通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上半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核心制造业、规模以上核心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均高于一季度。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贡献该省服务业44%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四。北京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5%,其中,数字产品制造增长69.6%,数字要素驱动、数字产品服务成倍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0%和12.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超四成和七成。集成电路、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驱动生产和投资持续增长,无论是在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是在壮大先导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都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例如广东,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5.7%、23.4%、31.1%、37.6%;新动能投资快速增长,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4%。上海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4%;先导产业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生产形势全面好转,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5.2个、5.0个和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在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制造等项目的带动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1.1%。在数字经济的赋能下,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步伐加快。在福建,数字经济经营主体已达27.4万家,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63.6%,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占比超七成。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汤魏巍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较快增长态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数字经济贡献不断凸显、新动能加快成长、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加快培育,这既是上半年各地经济运行的亮点,也是下半年稳增长的后劲和重要支撑。内蒙古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从这次经济增速排行榜来看,内蒙古“一马当先”。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11683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同期全国水平1.2个百分点。投资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上半年,该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稳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制造业投资增长10.9%,3项数据分别超过全国水平8.1、2.7和1.4个百分点。近4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跑出“加速度”,2021年增速为9.8%,列全国第八位,2022年高达17.6%,高居全国第一位,2023年达到19.8%,居全国第三位。“坚持发挥投资关键支撑作用,是经济增长迅速的重要因素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局长曹思阳说。例如,上半年包头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43个、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371个。内蒙古实施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领导”包联重大项目制度,切实转变推动重大项目工作方式。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投资更加聚焦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上半年产业投资占比达到七成。上半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同期全国水平1.5个百分点,体现了内蒙古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对传统能源依赖度降低的发展态势。内蒙古除煤炭产业链不断延伸,电力、稀土和多晶硅等产业也持续壮大。上半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产量提升至全国首位,占全国原煤产量的28%;非煤工业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分别达到7.9%和32.4%。今年以来,内蒙古精心打造八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要产业链,一批具有成长潜力、发展后劲的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主导产业成为内蒙古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例如,鄂尔多斯晶澳光伏全产业链低碳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280亿元的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计划2025年底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拉晶、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生产基地。鄂尔多斯上半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长166.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61.7%,新能源发电量增长67.2%。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有利于内蒙古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同时,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建设推动下,内蒙古全面招引超算、智算产业,助力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我国对于新能源的需求仍然充沛,相关的设备投资和产能升级将持续为内蒙古注入动力。同时,内蒙古还享有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攻坚战等国家重大战略及系列试点平台示范政策。“十四五”前3年,内蒙古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均累计下降13%左右,完成“十四五”目标进度均达到80%以上,以年均1.5%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速。
恒信配资是国内领先的炒股配资平台,拥有多年行业经验,资金实力雄厚。平台提供1:1至1:10的配资杠杆股指期货配资开户,利息低至0.5厘/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港股配资开户观点